张新莉关于活动:好书阅读:《周国平论教育:守护人性》 的心得
2021-08-03 17:22

继续读中国当代著名学者周国平论教育《守护人性》一书看到周老师在《教育讲演录》中阐述自己的读书观为“直接向大师学习”。周老师详细解析“直接向大师学习”也称之为“直接阅读经典”,包括为什么读(阅读的意义),读什么(经典的价值),怎样读(直接的必要)。读后,思考作为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乐于阅读,爱上阅读,享受阅读。让阅读成为习惯,让书香浸润心灵。

一.创设愉悦氛围

求知从“博览群书”开始,但多读书不是死读书,是要广泛地涉猎各个学科的知识,是要争取将所学的知识、学说纳入胸中,去思考,去实践,切不可重蹈“按图索骥”的笑话。所以,开展课外阅读时要尊重学生的选择,让他们读自己喜欢的书。只有他们自己选择的书,才会有一种自然的吸引力,才会驱使他们自己如痴如醉地读下去,汲取其中的精华。此外,还要尊重学生是个体差异,关注那些阅读能力较弱的学生,适当地给予方法的指导。

二.保证阅读时间

读书是伴随一生的活动,良好的阅读习惯会使人受益终生。学生的课外阅读与积累习惯需要长时间的培养。这要求我们在每天的学习生活领域,为学生安排充足的读书时间,让阅读行为贯穿学生每日生活中。

三.提升阅读品位

学生阅读品质的高下直接影响课外阅读的质量。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的课外阅读中,发挥一定的导向作用,教师应该向学生推荐那些故事性、趣味性、可读性强的作品:父母亲情,生命教育,认知自我,校园生活战争与和平,影视作品,经典童话类,给学生讲解阅读的方法及策略,逐步由通俗、有趣趋向高雅、经典转变。

四.走进世界的“书”

我们“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阅读在世界的书本。学生在周末,节假日,跟随父母家人亲近自然,接触社会,生活实践,亲见亲历,增长见识,凭自己潜质应对困难、解决问题。通过游历印证从书本上得来的“知”,在游历中将自己的知识和学说施之于“行”。我们在“读”和“行”的转换中,见多识广,体味人生和世界这部大 “书”。 阅读在世界的“书”,给予孩子深厚的人文情怀、健康的环境、多彩的空间、充分的自由想象力,以此更加丰富我们的内心世界。

曾在西西弗书店看到一句话:一切的事物都需要去阅读,也值得你去阅读。这就是读书是自然而然之事,亦如三餐,而不是“功利的阅读”。读书是一生的事,而会读书的人,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