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题报告】小学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的实践研究
2021-06-20 23:40

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立项号

2019XKT-XXYW283

课题名称

小学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的实践研究

负责人

乔永智

所在单位

西安航空基地第一小学

结题报告

关键词

 阅读指导  实践研究 活动主导

结题

报告

摘要

   在大语文教育观的指导下,探索小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实践活动研究的策略。恰当使用行动研究、调查研究、统计研究与案例研究等方法,通过诵一诵,写一写,辨一辨,编一编,演一演等整本书阅读活动的有效开展,将学生引入儿童阅读的世界,发展语言,锻炼思维,丰富体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并获得情感的滋润、精神的滋养和成长的拔节,同时丰富和创新儿童阅读的教育理论。通过研究和实验,探索不同类型、不同文体的整本书有效交流方式和教师的有效指导策略,在研究个案的基础上寻求同类书所具有的共性,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可操作的阅读交流指导策略体系,积累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各种类型整本书的阅读课案例,为一线教师提供教学参考,提高学生阅读质量,推进书香校园建设。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学校品位。

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1.《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同时还规定:小学六年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其中第三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引领学生读整本书,落实课标要求,已成为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2.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统编语文教材主张读书为主,读书为要,并对整本书阅读也作了明确要求。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指出:阅读教学除了学习知识,提高能力,还有更重要的,是培养高尚的读书习惯,把阅读作为一种基本的生活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引领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积累语言,拓展思维,丰富知识,开阔视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责任。

小学是学生阅读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高年级(五、六年级)的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抽象思维进一步发展,情感世界日益丰富,汉语母语的语音、词汇有了一定的积累。学生的篇章阅读能力得到发展,开始放眼未知世界,对周围环境、人文历史、科技时事、哲学思考等各方面人类知识逐渐产生了解、探寻的欲望,渴望阅读有知识深度和广度的书籍。整本书阅读逐渐成为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基本策略。

3.提高教师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方法的指导

传统的语文教学重视课文的阅读、分析、感悟,而对学生课外阅读,尤其是整本书的阅读指导相对滞后。对学生而言,只读篇章,遇到篇幅长的书籍,不易驾驭,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去阅读整本书,落实课标要求,提高教师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引领学生从浅阅读走向深阅读。

因此,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能力,逐步养成主动阅读的愿望,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自觉,便成了我提出此次课题研究的最初想法,为此,我确定了“小学语文高年级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这一实验课题,力求在高年级整本书阅读教学上有所突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 课题研究是主要内容

(一)研究的界定

整本书阅读策略,隋红军对其定义为:整本书阅读策略既是阅读策略,又是阅读教学策略,其出发点与归宿点均为通过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完整地阅读整本书;是阅读导向层面的策略。本课题研究的仅仅是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整本书阅读,是相对于现行语文教材单篇课文而言的。语文学科整本书阅读,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文字为主的整本书;一类是图画和文字共同讲述故事的图画书。本课题研究是以儿童文学为主的整本书阅读。

1.小学中年级:指小学三四年级学段。

2.课外整本书阅读:指在课外阅读时读整本书,而不是某些篇章,这是基于课标中对于学生阅读总量400万字的要求,只有在大量的阅读中才能积累并运用到多种阅读方法,培养语感,丰富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

3.导读:即引导阅读,是一种阅读辅导的行为。是指老师在学生阅读之前引领指导阅读,可以是阅读方法上的指导,可以是文本内容的激趣,形式多样,作用不少。

(二)研究的目标

 在大语文教育观的指导下,探索小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实践活动研究的策略。通过整本书阅读活动的有效开展,将学生引入儿童阅读的世界,发展语言,锻炼思维,丰富体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并获得情感的滋润、精神的滋养和成长的拔节,同时丰富和创新儿童阅读的教育理论。通过研究和实验,探索不同类型、不同文体的整本书有效交流方式和教师的有效指导策略,在研究个案的基础上寻求同类书所具有的共性,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可操作的阅读交流指导策略体系,积累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各种类型整本书的阅读课案例,为一线教师提供教学参考,提高学生阅读质量,推进书香校园建设。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学校品位。

(三)研究的内容

1.创设阅读氛围,激发整本书阅读的兴趣。

教师要重视兴趣,更要重视产生兴趣的源泉和维持兴趣的动力。要让学生对经典怀着难以磨灭的热情,必须挖掘兴趣的源泉,让一时的兴趣变成终生的热爱,变“一时热衷型”为“持续发展型”,努力创设阅读名著的良好氛围。

2.探索“整本书”阅读指导课的形式

(1)好书推荐课

教师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选取本节课中推荐的好书进行阅读。在阅读中验证同学所得,并鼓励获得个体阅读体验。用一个作家带动一个作品,用一个作家带出其余作家,推荐形式可以是表格式、卡片式、可以是文字式。不管采取何种形式,要有理有据,阐明推荐的原因。

(2)读书指导课

在指导课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形成初步的鉴赏能力,同时激发了他们读书欲望。

(3)读书交流课

读书交流课能拓宽学生阅读的触角;读书交流课能延伸学生阅读的深度。让学生在交流中获取新知,在交流中进行思维的碰撞。

(4)读书欣赏课

整本书中优秀片段、章节进行鉴赏,培养学生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延伸活动课

3.探索课外延伸活动的形式

(1)诵一诵,含英咀华出滋味。

文学经典是人类思想文化和智慧的结晶,也是一个民族乃至全人类泱泱文化的源头,它历经岁月的淘洗,传递跨越时代的思想光华。好的文学经典都值得细细品味吟诵。而且朗诵可以丰富口头语汇,增强语感,感受文章的内容美、形式美及语言美。因此,在晨诵课上,在语文课上,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经典篇章的吟诵比赛,并且为学生配上优美的轻音乐,营造一种安静、和谐的读书氛围。在吟诵中,把静止的书面语化为声情并茂的语言,调动了他们的口、眼、脑,显然要比仅用眼、脑来“看”要优越得多。

(2)写一写,独具匠心巧摘记。

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为了检查孩子的读书效果,做摘录、写读后感是语文老师常用的“招数”。但在实践中不难发现,学生极不喜欢这样的作业,摘记效果也差,甚至弄巧成拙,连阅读的兴趣也跟着丧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每本书的特色,设计了个性化的阅读学习单。这种学习单综合了图画、文字的优势,新颖有趣,富有创意,备受学生欢迎。

(3) 辩一辩,各抒己见展口才。

“水尝无华,相荡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始发灵光。”在思辩中,学生的口头表达可以得到训练,在思辩中学生的思维可以得到提升,能不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阅读一本书,重要的是有自己的看法,形成自己的观点。

(4)编一编,奇思妙想求创意。

小学生的想象比较丰富、独特,往往不受客观事物的制约,奇思妙想常常涌现。不同的人物形象,不同的故事情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把握了书中人物的性格特点的基础上,让他们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续编故事或创编故事。

(5) 演一演,读书节里故事多。

在我校的读书节年级专场活动中,各年级根据整本书共读书目,编演了课本剧,在活动中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又培养了各方面的能力。

三、课题研究研究方法

1.参考文献法:通过查阅文献来获得资料,在学习之前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更全面的了解所要研究的问题。

2.案例分析法:对教学实践中真实的案例和自己的困惑反思进行分析研究,寻找解决问题或改进工作的方法。

3.实验研究法:在不同的阅读课中实践探究不同导读方式对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作用。

4.行动研究法:针对不同的导读方式在阅读课堂上实践,结合阅读成果观察效果,根据反馈情况继续研究。

四、课题研究步骤与主要过程

(一)研究周期

本课题研究周期为一学年(2019年10月──2020年11月)

第一阶段:准备准备阶段(2019年10月)填写课题研究申请表、撰写课题研究计划、课题研究方案等。

第二阶段(2019年10月——2020年10月)课题研究实施阶段。

按方案制订实验工作计划,开展研究。

在确定研究内容的基础上,分高中低三个年级段,根据教师的特点,由课题组两位教师分别承担相应的三个策略,分层次,有梯度的进行课题研究。具体分工如下:

(1)低年级组,实践、指导、评价、总结;(李璇、乔永智)

(2)中年级组,实践、指导、评价、总结;(高艳)

(3)高年级组,实践、指导、评价、总结。(孔秋凡、乔婷婷)

第三阶段:总结验收阶段(2020年11月)

整理课题研究资料,总结结论和撰写研究报告,成果的汇总。并进行反思,申请结题。

(二)实施过程

1.2019年10月启动,在学校教研组的基础上成立了课题立项,进行开题准备工作,申请提交开题报告。

2.2019年11月开始组建成立班级图书角,为整本书阅读教学打造基础。

3.2019年12月利用家长会,对家长进行宣传,讲解。同时加深家校沟通,组建亲子共读活动。进一步为整本书阅读教学构造沃土,共筑学生整本书阅读乐趣。

4.2020年1月开展各项整本书阅读项目展示,激发学生整本书阅读兴趣。

5.2019年10月----2020年6月,同时开展明确研究目标和内容,规划课题研究项目,完成课题中期报告。

6.2020年7月——2020年11月,总结验收,对各项阅读成果进行归类整理,验证总结,提交结题申请,并完成结题报告。

(三)开展的主要工作

1.深入学习理论知识,根据学生的年龄、阅读能力进行合理的划分,结合语文教学内容,制定合理的目标。

在整本书阅读教育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整本书阅读活动。了解当前我校学生整本书阅读的意识、态度、需求与能力情况。通过谈话、家访、问卷等方式深入了解当前小学生整本书阅读的现状、做法及存在的问题,为本课题实施提供依据。

2.组织并开展各项活动。

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观察、记录、获得第一手资料,通过晨读前五分钟分享、亲子共读整本书,整本书阅读词语积累、整本书阅读句子积累,高年级整本书阅读思维导图、整本书阅读读书笔记、手抄报、微话剧等丰富多彩,灵活多样,贴合不同年龄阶段的活动,不但更新了教学理念,优化了方法指导,更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实践和创新,总结经验,在反思中提高。

  • 课题研究取得成果

通过潜心研究和实践,本课题以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研究为切入点,在儿童阅读推广方面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

理论性成果:

《打造儿童阅读环境》的作者艾登·钱伯斯告诉我们:阅读是可以引导的。每次阅读时,我们总是遵循着一定的循环历程。阅读循环的中心是“有协助能力的大人”。如果教师和家长能为为孩子提供各种协助,分享他的阅读经验,那么孩子将可以轻易地排除横亘在他眼前的各个问题障碍,从而爱上阅读,成为一名有思考力的读者。其次,阅读必须要有随手可取的图书和阅读时间的保证。因此,整本书阅读交流的研究首先要探究怎样给孩子打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经过实践和研究,我们认为小学班级儿童阅读活动的有效开展有以下途径:

(一)提供丰富书源

当书很容易取得,当环境中充满读物时,阅读就很容易发生。

1.开展班级图书漂流活动

“图书漂流”就是根据班级人数购买相应数量的优质儿童读物,学生相互传递阅读。图书漂流活动具有以下优势:①节省资金。孩子买一本书可以读到45本书,最大限度实现资源共享;②保证图书的质量。教师要精心选择漂流书目,既要适合本年级段孩子阅读兴趣,还要考虑到图书种类的合理搭配,例如中外文学的比例,科普、历史类书籍的比例等。③符合孩子游戏精神,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协作能力。④方便图书管理。保持人手一本书,读完自行交换,丢掉了自觉买一本。

为了让“图书漂流活动”更加有效的开展落实,可以采取一些措施:①在每一本书后贴上一张漂流路线图,学生读完书后,签上自己的名字。阅读漂流路线图可以清晰地展示这本书在学生手中阅读漂流的轨迹。②为了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每读完一本书,鼓励学生完成一张“阅读记录卡”,对书的内容进行简单梳理和概括。(年级不同,记录卡的内容也应不同。)③在教室和学生家里的书桌前可以贴一张“班级漂流书目一览表”,每读完一本书,完成一张“阅读记录卡”,学生就可以在表上给自己加一颗星。这张表直观地呈现了每个孩子的漂流书阅读量和每本书的阅读进度,老师能够及时了解阅读情况,而且有效激发了学生阅读兴趣,形成你追我赶的阅读氛围。④利用读书课,教师组织学生自由交流自己在漂流阅读中最喜欢的一本书,分享读书收获和喜悦,进一步激发其它孩子阅读的兴趣。

2.建立班级书架

研究表明,在教室中精心布置图书角,与没有图书角时相比,孩子在自由玩耍的时间会更常阅读书,也多了其他的“语文活动”。怎样拥有一个理想的班级图书角?由每个学生提供1-2本书,一个班级就可能有一百本书。这样一来,既可以方便自己课余阅读,又可以与同学互通有无。这里的书是动态的,新书被不断地带来,而学生都阅读过的“旧书”则被定时清理出来,由学生带回去,这样就能使班级书架做到常换常新。也可以由老师提供阅读书单,班级统一购买。

3.倡导建立家庭书架

家中是否充满读物的环境,与孩子的阅读量相关:读得越多的孩子,家里通常有越多的书籍。为了帮助孩子们从小树立藏书意识,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我们要积极倡导每个学生建立家庭书架,让书香飘进每一个家庭。当然,家庭书架中的藏书一定是适合孩子们自己阅读的,作为教师,可定期向孩子们推荐藏书目录,了解孩子们的藏书情况和使用情况,对家庭藏书量大的学生进行适度的奖励。鼓励家长经常带孩子逛书店,把书籍作为礼物送给学生。

(二)落实阅读时间

第二个关于阅读的重要概念,就是阅读是需要时间的。给学生时间阅读,并帮助他们一点一点加长阅读时间,从中品味阅读带来的乐趣,是我们老师的一项重要工作。怎样才能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呢?

1.校园内

①充分利用阅读课开展读书交流活动,为孩子的阅读提供帮助和引导。

②教师提高课堂教学的时间效益,力求改变对课文的繁琐分析,整合单元课文,进行主题性补充阅读,扩大单篇文章的阅读量。

③把学生的阅读时间化整为零,充分利用早到校时间、课前几分钟、作业完成之后的时间进行阅读。一学期下来,学生的阅读量也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字。

2.家庭里

①倡导每天20-30分钟的亲子共读

亲子共读的意义不仅在于帮助孩子走上阅读之路,而且是亲子之间最温馨的心灵交流,共享人生一段最美好的时光。

②为了保证亲子共读活动能够有效开展,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A.少布置作业或不布置作业;

B.坚持使用“亲子读书交流卡”,家校及时沟通。

“亲子读书交流卡”可以及时反馈学生在家阅读情况及家长在共读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还可以利用“亲子读书交流卡”给家长们介绍一些阅读指导方法和家庭教育方法,了解家长对班级阅读活动的看法,征求合理化建议,使阅读活动成为家校共同的事情。

C.利用家长会分享“亲子共读”感受和收获,交流“亲子共读”经验,颁发“书香家庭”奖。

3.开展假期阅读活动

每年的假期是学生遨游书海的好时光,我们可以采取给家长写信、发倡议书、推荐假期阅读书目等方式开展读书活动。

(三)营造阅读氛围

阅读的情境和心境深深影响着阅读的效果。想让学生的阅读成为一种积极主动的行为,作为有经验的协助者还要善于在班级营造阅读的氛围。

1.教师的影响

教师对于书籍与阅读的挚爱和热忱,会在与学生交流阅读心得时自然地流露出来,感染学生,从而转化为一种开启阅读热情的良好的情绪氛围。

2.环境的布置

充分利用教室的每一个空间:阅读交流、活动展示、明星榜样,温馨方便的图书角,舒缓优雅的轻音乐流淌其间,这样的环境,孩子会很容易受到感染,爱上阅读。

(四)开展班级读书会及各种阅读活动

无论我们阅读什么,总会产生某种感觉回应。而这些反应正是阅读的乐趣所在。作为儿童阅读协助者,我们必须通过开展班级读书会及各种阅读活动,让孩子的阅读回应得到分享,帮助孩子们发展提问、报告、比较、判断等能力,使之成为一位深具思考力的读者。

    实践性成果:

1.《“小学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1份;

2.整本书阅读课案例集1份

2.学生整本书阅读成果集:

《学生整本书阅读笔记》若干本

《<西游记>阅读成果(思维导图及主题手抄报)》2本

《<水浒传>阅读成果(思维导图及主题手抄报)》1本

《<西游记>阅读成果(读书单)》8本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成果(读书单)》2本

3.关于“整本书阅读策略实践指导研究”的论文两篇

4.各类活动资料

六、存在问题及设想

回顾研究过程,虽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还存在很大的问题:

1.在整本书的教学流程中,“导读”和“交流”环节如何有效指导取得了很大进展,为一线教师提供了可行性的操作案例,但在“延伸活动”环节实践还不够,尤其是图画书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在整本书交流指导策略研究方面,本课题有些侧重于阅读理解,教给孩子阅读策略有所欠缺。

2.对于不同类别的整本书阅读指导研究没能进行。从阅读的程度来说,这应该是更深层次的阅读和研究——主题性阅读研究,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在拥有一定的阅读量和阅读经验之后才能开展。

3.本课题研究是以课题为载体进行儿童阅读的推广,课题组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主要用在阅读儿童文学作品,开展儿童阅读活动,创设儿童阅读环境方面,在专业研究方面存在明显不足,主持人课题研究水平有待提高。

整本书阅读只是儿童阅读课程的一部分,在全面构建和实施适合本地区的儿童阅读课程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整本书阅读研究将是本课题的下一个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浅谈小学整本书阅读指导的策略》.朱煜.J.200136

2.《如何阅读一本书》.查尔斯·范多伦.商务印书馆.M.(2018)

3.《整本书的阅读六项核心技术》.邓彤.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M(2019)

4.《整本书共读——为童年播下美妙的种子》.吴建英.福建教育出版社.M.(2020)

 

             

注:正文楷体小4号,篇幅控制在A4纸6页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