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细读
2021-07-10 08:57

文本细读,把“分角色落到实处

 

摘要:以问题为抓手细读文本,体会角色细微区别,感受气韵生动的“晋人面目”。

 

《陈太丘与友期行》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课文,出自于《世说新语》。文章主要运用语言描写刻画了陈元方和友人的形象。分角色朗读是教学本文常用的教学方法。那么,怎样用“读”把人物分析引向深处呢?笔者设计了这么几个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讨论贯穿朗读训练全过程,人物形象分析水到渠成。

一、元方什么时候开始不高兴了?(探究人物微妙的心理反应)

学生在朗读人物对话时,用力最多的是“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和“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读得语调昂扬、气势充沛。却忽视了元方第一句台词“待君久不至,已去”所流露的不满情绪感情,这种浮光掠影的阅读对于从细节处体味人物个性是非常不利的。“元方什么时候不高兴”的发问正是基于提醒学生细读文本的初衷而设计的。学生很快发现“待君久不至,已去”的回答有深意。元方对“尊君在否”的提问,明明可以回答“不在”或“已去”,但是他在“已去”前增加了“待君久不至”。从此可以看出元方对友人失约颇有微词,但是,依然不失尊重。这个精致的分寸,既体现了儿童元方心中的诚信观和修养观,也为后文的“怒”做了铺垫。

二、元方和友人的“怒”有何区别?(同中求异,个性毕现)孙绍振教授在其《文学解读基础》中讲到,哲学家要寻找的是事情的共同规律,而文学家要寻找的则是事物间的区别,人物的“个性”。“同”中找“异”,可以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发现人物微妙的心理变化,深刻感悟其“个性”。对本文的情节,学生大多以“怒”概括——“俩人都怒了”。探究二人“怒”的区别就很有意义。同样的怒何以表现出人物的“个性”?

学生通过对人物语言“与人期行,相委而去”的细读可以看出来:友人对自己的失误不加反省,只对别人横加指责。他的“怒”,源于对自己错误的无知、源于缺乏自省意识的鲁莽。而“非人哉”的发泄则暴露了他内心的粗俗无礼。使他前文“尊君在否”中“尊君”这一尊称也不那么谦谦君子了。而元方就不同。友人爽约了,他认为这是不对的。但是,毕竟是父亲的朋友。所以他以客观的事实提醒友人“矛盾的始作俑者是您(“待君久不至”)”。而且无论面对的是对方彬彬有礼的问话,还是“非人哉”这样的辱骂,他都能做到以“君”“家君”这样的敬称和谦称来谈话。即使“怒”,也是在儒家“礼”的观念约束下的反驳。

古人云“时穷节乃现”。在矛盾冲突爆发的时刻,一个怒令智昏、怒令德昏,一个始终有礼有据、不卑不亢。这是不是就凸显了元方那种深入骨子里的礼和智呢。学生朗读“非人哉”等对话,表现出元方义愤填膺、义正辞严的同时,不妨把友人的语调读得声嘶力竭、斯文扫地、撒泼无赖一点。这样处理使个性更加鲜明,对文学的审美教育也渗透其中了。

三、两人的音色有何不同?(使朗读更具有画面感,趣味性)

这个问题的设计理由是:朗读是一门声音的艺术。声音可以来表现性格,表现性别、年龄、情绪等。提示学生注意人物的年龄、性格。比如孩子的声音清亮、悦耳,中年男性则浑厚、低沉。通过这样的想象加工,丰富学生对故事场景的感性体验,也可以增添朗读的趣味性。

 

学生朗读之后,为调节课堂节奏,还可以设计这个问题“矛盾发生了,友人态度转变很快,为什么元方那么‘执拗’?”学生会想到元方的语言非常有说服力,友人知错能改,友人错误在先等等。教师可以补充:小孩子看待事情特别单纯,非黑即白。比如小孩子看战争片、动作片,他首先会问“谁是好人”“谁是坏人”。而成年人阅历丰富,对人性的弱点有了相对深刻的认识,看待事物就不会那么绝对。从这个角度看,故事中的孩子有明辨是非的稚气,成年人也有着直面错误的通达。短短的几句对话,刻画了一个稚气、聪慧的孩子,鲁莽、通达的成人,可谓“气韵生动”。

由对人物个性的分析自然转入写作特色的总结:

友人无理又取闹,元方有理又有礼。

刻画人物角度巧,单凭语言把神描。

这时出示文章特色、人物个性,学生可能有更深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