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指导后的修改版) 结题报告 《小学中年级语文作业个性化设计的实践研究》
2021-07-15 14:33

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立项号

2019XKT-XXYW073

课题名称

《小学中年级语文作业个性化设计的实践研究》

负责人

刘敏

所在单位

西安市长安区韦曲街道中心学校

结题报告

关键词

小学中年级   语文作业   个性化设计

结题

报告

摘要

 

        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形成了教师教学的五个基本环节。语文作业设计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大力倡导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前提下,个性化的作业设计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现实且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新课标》的研读,其对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启示有:第一,确定作业目标应与教学目标相统一,并顾及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培养目标;第二,语文作业应根据学生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多种形式的个性化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步提高语文素养;第三,语文作业评价需要多元化。

        本课题主要针对在小学具有承上启下的中年级(三、四年级)学段语文作业个性化设计,通过对“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这五大板块进行的作业设计实践研究,从而在作业实践中,难度分层有梯度,彰显学生的个性化;在作业设计上,内容广、形式多,体现教师的个性化;在完成效果上,多角度、全方位,展现评价的个性化这三个方面来进行《小学中年级语文作业个性化设计的实践研究》。

结题报告

 

        一、课题背景及界定

        (一)课题背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课堂教学受到业界人士的普遍关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作为课堂教学补充和延伸的作业环节,受关注程度却远远不够,甚至往往被忽视。作业,不仅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检验和巩固,同时还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我国教育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学生“减负增效”一直是热点问题,可时至今日,关于小学生的“减负”,我们依然在努力中。《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新课标》实施建议中还提出:“重视学生读书、写作、口语交际、搜集处理信息等语文实践,提倡多读多写,改变机械、粗糙、繁琐的作业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可见,优化语文作业势在必行。

        小学中年级学生年龄大都处在8-10岁之间,正是从低年级向高年级过渡的重要阶段。《新课标》在“总目标”之下,分别提出“学段目标与内容”,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而我们在实践教学中发现作业设计分段并不明显,存在作业内容单一,以字词、习题抄写为主;作业形式单调,以书面作业为主;作业全班“一刀切”,无难易程度区别;作业是老师专利,学生无权选择;作业效果参差不齐,难以达到预设目标;作业评价传统,无新意等各种问题。总之,一些语文作业的设计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未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未能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更无法达到学生语文素养全面提升。基于以上情况,我们欲进行《小学中年级语文作业个性化设计的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

        (二)课题界定

        “小学中年级”:在小学阶段,1-2年级被称为低年级,3-4年级被称为中年级,5-6年级被称为高年级,因此小学中年级特指三、四年级,即《课标》中所指的第二学段。

        “语文作业”: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作业是学生为了完成语言文字运用的学习任务而由学生以自主或合作的方式进行的学习活动,其目的不仅是为了巩固所学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达到“三维目标”及促进自我语文素养的提高。作业的形式可以是口头的、书面的,还可以是实践性的;作业的内容可以从“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等方面入手;作业的评价可以多元化。

        “个性化设计”:个性化指某事物的独特性。作业的个性化设计就是打破重复、枯燥的传统作业模式,根据学生的年级段特点及自身的独特性,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作业设计,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有利于孩子健康、全面地成长。既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同时也符合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综上所述,小学中年级语文作业个性化设计主要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为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中第二学段的语文教学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将语文作业的目标、内容、类型、评价以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的方式呈现出来的活动过程,旨在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独特性,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

        (一)理论依据

        1.政策的要求

        我国教育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小学“减负增效”就是我国教育的一个热点问题,出台了不少相关政策。2013年8月教育部新拟定《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询意见。2018年8月教育部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八部门制定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明确规定了小学生三四年级书面家庭作业不得超过60分钟。可时至今日,关于小学生的“减负”,我们依然在努力中。

        2. 课标的指引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新课标》实施建议中提出:“重视学生读书、写作、口语交际、搜集处理信息等语文实践,提倡多读多写,改变机械、粗糙、繁琐的作业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关于课程评价,《新课标》也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新课标》对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启示:第一,确定作业目标应与教学目标相统一,并顾及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培养目标;第二,语文作业应根据学生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多种形式的个性化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步提高语文素养;第三,语文作业评价需要多元化。

        3. 教育心理学的启发

        根据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身上都有八项智能,且有自己突出的某项智能。在教学上,我们应该善于发现、挖掘学生身上的潜能,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重视他们的个性发展。根据每一个学生的智能优势来选择最适合这个学生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的,儿童的发展存在两种潜在的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在教学上我们要极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阶段的发展水平。

         这两种教育心理学理论对于我们教师而言,在作业设计时务必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的特长得以发挥的同时也要考虑作业的难度差异,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自主选择作业来完成,以提高其完成作业的积极性。                 

        (二)意义

        对学生而言,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其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真正做到“减负增效”。

        对教师而言,通过本课题研究,在提升自身教研能力的同时,增强有效的、多元化的作业设计意识,形成科学的作业设计理念,树立积极、正确的作业观。

        对教学实践而言,语文作业个性化设计,将“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让学生在“乐学”中掌握知识、习得方法。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还增强了教学效率,进而形成了教学与练习的良性循环。希望能为小学中年级教师设计个性化语文作业抛砖引玉,提供一些思路。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及过程

        (一)研究的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希望教师在转变传统作业设计观念的同时,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和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以多种形式的个性化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步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二)研究的内容

        1.在作业实践中,难度分层有梯度,彰显学生的个性化

        2.在作业设计上,内容广、形式多,体现教师的个性化

        3.在完成效果上,多角度、全方位,展现评价的个性化

        本课题主要针对在小学具有承上启下的中年级(三、四年级)学段语文作业个性化设计进行实践研究,通过对“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这五大板块进行作业设计,涵盖多种作业形式及评价方式,收集并整理学生作业,形成了研究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研究的方法

        1.问卷调查法:本课题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分别编制了教师和学生两种问卷,针对小学中年级语文作业个性化设计的作业量、作业内容、作业形式、评价方式等现状进行了调查,目的在于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分别由课题组成员张艳丽老师和徐昌环老师完成了《关于小学中年级语文作业个性化设计的调查问卷》(教师卷)和(学生卷),并分别撰写了相对应的《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2.文献研究法:查阅搜集一些相关的研究成果,收集整理出可加工和研究的信息,通过阅读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寻求解决问题的相关理论。通过开展“读著作 谈心得”活动,使我们课题组成员在教学理念上能有所提高。  

        3.行动研究法:把教学实践和理论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将研究成果及时的用于教学实践中。把实践和研究结合起来,一边研究,一边实践,从而找到解决实际问题最好的方法。所设计的《作业设计》模板,从作业形式、作业类型、学情分析、作业目标、作业内容、作业评价、作业设计亮点分析等方面对每一次作业的设计进行记录,形成《作业设计集》。

        4.经验总结法:在研究过程中,结合实践所得的成功经验和有效方法进行分析总结,进而完善研究成果,形成《学生优秀作业集》(包括视频、图片、文字等)、《教师论文集》等成果,开展“优秀作业展”等活动。

        (四)研究的步骤及过程

        1.准备阶段:制定计划,查阅资料,建立课题组(2020.9—2020.10)

         (1)学习相关教育理论,查阅有关文献资料。

         (2)了解师生对目前作业情况的看法,收集资料数据,完成问卷调查及分析。

         (3)成立课题组,召开课题开题报告会,制订研究方案。

        2.实施阶段:开展活动,收集成果,完成中期报告(2020.11—2021.3)

        (1)宣传相关理论,转变教师的传统作业理念,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研读课标、组内交流、分析班级学生情况,与学生谈心,了解学生需求。)

        (2)开展各种活动,尝试作业个性化设计。(通过公开课、同课异构、作业评比、作业展示、班会活动、班级文化建设、利用特殊节日等方式尝试个性化作业设计。)

        (3)收集学生优秀作业。(书面、视频、音频、图片等作业资料。)

        (4)定期收集教师研究成果。(教师根据实施的活动、研讨交流或研究对象及时进行资料整理,完成心得、论文、教学设计、反思、作业设计等相关资料。)

         (5)按时完成中期报告。

        3.总结阶段:(2021.4—2021.5)

        (1)概括整理研究成果。(通过课题研究的积累和总结,回顾课题研究的全过程,进行梳理和分析,总结经验和规律,撰写结题报告。)

        (2)整理课题资料,汇总研究成果,申请结题。

 

        四、研究结果与成效

        经过对本课题近两年的实践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小学中年级语文作业个性化设计在遵循语文作业设计的目的性、创新性、趣味性、自主性、生活性的原则下,在实践中努力探索其个性化的一面。其个性化设计主要体现在:

        (一)在作业实践中,难度分层有梯度,彰显学生的个性化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学生不同的身心发展,找准学生的学习最近发展区,根据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制定了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适应个体的情况;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大小完成老师制定的相应作业,有时还自己给自己设置作业;选择完成方式也根据学生自身情况选择独立完成或合作完成。

        通过本次课题研究,学生在对完成作业及对语文学习兴趣方面,积极性明显提高。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特点和现有知识水平自主选择作业,不仅使其潜在智能得到了发挥,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全面素质。这种难度分层,面向全体、兼顾差异的作业设计,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的个性化得到了彰显。

         (二)在作业设计上,内容广、形式多,体现教师的个性化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就要求我们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即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能力的实践。

        1.作业内容丰富。

        语文知识主要由字、词、句、篇要素构成,我们不否认传统抄写对知识的巩固,毕竟字词还是中年级学生必须要掌握的知识,只是希望能将所学更多的贴近生活。“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学生应该在生活中学会运用课本知识。课标对中年级学生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这五个方面分别提出了要求,我们可以从这五个方面着手设计作业,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协调地发展。

        2.作业形式多样。

        新课标强调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课标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我们通过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在作业设计中采取绘画、表演、讲故事、采访、调查研究等作业形式,通过听说结合、读画结合、演说结合、读写结合全方面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为了彰显学生的个性化、体现教师的个性化,我们课题组成员会将作业设计成“自选超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自由选择完成。比如,语文一个单元的学习内容结束后,我们会设计“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一般为抄写本单元词语表的词语、背诵要求背诵的内容;“选作题”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类:(1) 围绕本单元主题内容,独立或与人合作完成一份手抄报;(2)为本单元的一篇课文或者段落设计一副插图 ;(3)选择本单元让你印象最深的一篇课文完成读后感 ;(4) 选取本单元你喜欢的一篇文章讲给家长或朋友听,可根据自身情况录制视频在一些社交平台上展示自我。像这样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作业设计,不仅使学生的语文基本技能得到了训练,同时又能发挥学生的特长,让他们在自身兴趣爱好能力的基础上对作业有所选择,进而达到不断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目的。

        本课题研究中,涌现出了大量以手抄报、绘画、讲故事、创编、朗诵等形式完成的学生优秀作业,教师如此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作业设计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自身特点,发挥学生个性化的同时,不但体现了教师作业设计的个性化,而且形成了教师作业设计的新理念。

        (三)在完成效果上,多角度、全方位,展现评价的个性化

        新课标指出:“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通过实践,我们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不再是非对即错,还会评态度、评思维、评过程等;评价方式,除了分数等级评价外,还进行了展示评价,星级评价等;评价主体除了老师评价,还有自我评价、同学互评、家长评价等。我们通过在评价上的有所突破,从而恰当运用评价来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

        针对学生完成的作业,我们打破教师的评价“专权制”,从而更加注重了学生自身的发展变化,让学生从多角度、全方位的认识自己,多元化的评价也成为个性化作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总之,在新课改的实施更加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的今天,小学中年级语文作业设计应以学生为本,以 《新课标》 为依据,尊重学生个性化的成长要求,进行符合学生需求的个性化作业设计,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

        在本课题的实践研究过程中,由于自身经验不足及知识能力的局限性,对于本课题的研究也有着一定的缺憾:随着时代的变化,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更新中,对于有关作业这一课题的研究创新性还不够;由于自身理论的欠缺,使得不能很好地将实践研究总结提升为教学理论;作业设计的模板为自己所设计,因此也存在一定的个人主观倾向;在尊重学生个性、发挥其自主性的同时,过于理想化,从而导致一些学生在选择作业时弃难从易;由于评价主体的不同,能力、学识、认知也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会对评价结果的真实性有所影响。

        基于以上问题,今后我将不断加强自身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实践出真知”,我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积累经验,使本课题的研究更深入、更全面,真正让个性化作业设计能够充分且有效地运用于我们的教学中。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2]李梦扬.小学中年级语文作业设计研究[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18.5.

[3]张国桥.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课外作业的设计[J].都市家教月刊,2017(10):10.

 

 

注:正文楷体小4号,篇幅控制在A4纸6页的范围内.